7月18日上午,在市地方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的三號儲糧倉,工作人員把探溫器接到糧倉內的測溫信號線上,儀器上迅速顯示出具體溫度數值。受天氣、收獲方式和儲藏條件等方面的影響,糧食呼吸量大,代謝旺盛,會釋放較多水分與熱量,造成局部水分含量較大、溫度較高。如果不控制好溫度,會造成糧食霉變、糧食減損。 “這里的每一粒糧食都承載著我們對食品安全的承諾。”市地方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主任姚紅志向記者介紹道。在三號儲糧倉內,四臺高效空調靜靜運行,配合無線測溫與電子測溫兩套系統,精準監控著倉內2160噸稻谷的溫度變化。姚紅志強調:“我們目前都是綠色儲糧,主要通過技術應用,使糧食溫濕度處于適宜儲存的狀態,保持糧粒自身活性,抑制蟲霉發生。綠色儲糧還能減少儲糧化學藥劑的使用,有利于糧食‘綠色優儲’、保質保鮮,達到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目的,可實現綠色優質糧食的有效供給。”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并強調“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面對夏季儲糧的嚴峻挑戰,我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僅加大了倉儲設施的升級力度,更在綠色儲糧技術上不斷探索與突破。市發改委糧食和物資監督管理科科長葛琳表示:“保障糧食安全,既要增產,也要減損。目前,我市國有糧庫在保管周期內,自然損耗率已嚴格控制在2‰以內,綜合損失率更是低至1‰,這得益于我們對蟲霉防治問題的有效解決以及綠色儲糧技術的廣泛應用。” 為進一步提升儲糧效率與質量,我市正全力推進綠色儲糧技術的創新與系統集成示范。葛琳說:“我們一方面聚焦技術創新,研發更加高效、環保的儲糧技術;另一方面,注重技術集成,將現有綠色儲糧技術有機融合,形成系統化解決方案。比如,控溫技術結合氣調技術,不僅能有效抑制糧食呼吸,還能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實現糧食的綠色、安全儲存。”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為確保綠色儲糧技術的有效實施,我市各糧儲場所已建立起常態化的糧溫監測、糧情記錄及樣品檢測機制,多管齊下,預防霉變,確保每一粒糧食都能安全、健康地進入市場。 “綠色儲糧,不僅是對糧食的尊重,更是對土地資源的珍惜。”葛琳表示,“我們將繼續深耕減損‘無形良田’,用科技力量守護好國家的糧食安全。” |